您好,欢迎访问自牧公考-“精致”的公考培训机构网站!

微信

公众号

0538-8990667

研理于经正是非,征事于史明成败

2022-11-22

浏览量:504


2022年09月24日|来源:央视网 


image.png


【解读】

5月27日,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,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,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。他引用古语“学者研理于经,可以正天下之是非;征事于史,可以明古今之成败”,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。

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,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,不论过去还是现在,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既需要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也需要与时俱进、推陈出新。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,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,把跨越时空、超越国界、富有永恒魅力、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,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,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,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。

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,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,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。一百多年来,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,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新的征程上,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,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、凝聚力、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。同时,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,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。


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